新大首页首页关于我们师生出国(境)邀请来访国际会议项目申请孔子学院港澳台事务
· 新疆大学关于招募2024年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师的通知    2024-04-17            · 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报名工作的通知    2024-02-27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速递>>正文
 

新华社莅临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采访孔院师生
2019-06-13 17:36  

当地时间2019年6月9日上午,新华社记者一行4人莅临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对孔院的师生们进行了采访。

新华社记者莅临孔院安排采访活动

首先,新华社记者对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的办学规模、学生人数、学生学习情况、孔院师资力量和孔子学院各教学点情况等向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世才进行了逐一了解。关于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院学生的就业情况,孔院教学负责人王双老师一一作了回答。当记者问到学生学习情况时,比什凯克人文大学下设INDO汉语培训中心负责人刘晓玲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一位特殊的汉语学习者,已经64岁的ABDRAKHMANOVA SHAKHARIZADA,她从今年2月开始在INDO汉语培训中心学习了一学期的汉语,尽管从家到学校有将近一小时的车程,但她从未旷课,认真学习的精神感染了班级里很多年轻的同学,对中文的热爱与坚持也让记者和在座的各位深受感动。

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世才在向新华社记者介绍孔院情况

新华社采访孔院外方院长古丽扎提•依萨玛托娃(Гульзат Исаматова

比什凯克人文大学下设INDO汉语培训中心负责人刘晓玲老师向大家介绍64岁的汉语学习者ABDRAKHMANOVA SHAKHARIZADA

孔院教学负责人王双老师正在向新华社记者介绍孔院学生就业情况

随后,记者又对人文大孔院的各项中华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询问,孔院文化活动负责人祁燕老师做了详细回答。祁老师向记者罗列了孔院每年举行的各项文化活动,并着重介绍了人文大孔院师资班的各位优秀学员为文化活动做出的贡献,尤其是今年师资班同学们表演的中华武术《剑舞》,被国家汉办抖音公众平台转发,并附评语“学生们在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学到了一身本领!”。这是对人文大孔院文化教学成果的肯定。

孔院文化活动负责人祁燕老师正在向新华社记者介绍孔院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接下来,新华社记者还采访了孔院特殊的教师群体——本土汉语教师。作为中吉两种语言与文化沟通交往的桥梁,他们用在中国学习到的语言文化知识,回馈着自己热爱的土地。作为吉国最优秀的汉语学习者,孔院的本土教师都是有着中国高校硕士及博士学位并多次到中国参加教师培训,他们用标准的汉语发音、丰富的中国知识,为同样热爱汉语的吉尔吉斯斯坦学生,讲述着与中国有关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孔院一群特殊的教师群体——本土汉语教师

最后,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大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世才、外方院长古丽扎提•依萨玛托娃(Гульзат Исаматова)分别发表讲话,与新华社的工作人员一起观看了由师资班同学带来的《剑舞》表演。

透过镜头,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师生们展示着国家汉语文化传播的一点一滴,每一位汉语教师都在用行动“讲好中国故事,奏响最动听的中国之音,照亮汉语传播的一带一路。”。

撰稿:邹璇

摄影:丁强

关闭窗口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版权所有:新疆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网站联系电话:8582221  8582202  邮箱:xjdxgjc@x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