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1日,在全球庆祝孔子学院日之际,由孔子学院总部派出的山西大学艺术团巡演活动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音乐厅正式拉开了帷幕,演出由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协办,是孔子学院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副校长穆尔扎赫梅多娃·古丽娜拉女士、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张世才院长、外方院长古丽扎特·依萨玛托娃女士、在吉中资企业代表观看了专场演出,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师生和当地民众也观看了演出。

(巡演海报)
中午12:30,带有浓浓中国风的文化展览在比什凯克人文大学拉开了帷幕,脸谱、中国结、灯笼、油纸伞、中国服饰、书画作品、中国乐器、汉语教材、中国象棋、益智玩具等令人应接不暇、流连忘返。观众们还亲自体验了中国结编制、书法、剪纸、古筝二胡、茶艺、五子棋等全方位的中国古典文化雅韵。最吸引人的还是古典妆容花钿体验,女孩子们画上古典妆容,穿上唐装汉服,别有一番韵味和风采。

花钿(diàn)是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制成花形,蔽于脸上,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首饰。

(中国的剪纸和中国结太有趣了)

(徐倩老师展示古筝)

(学生们在刘亚薇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中国书法)
下午2:00,文艺演出活动正式开始,首先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副校长穆尔扎赫梅多娃·古丽娜拉女士致辞,她回顾了在中国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后,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和中国的大学合作日益增多的现状,她说:“国家汉办在比什凯克人文大学设立的2+2项目对培养懂汉语的吉国学生作用最大,我要感谢张世才院长和古丽扎提院长,孔子学院的工作给我们培养了人才,同时密切了我们的友谊,愿我们的合作越来越好。张世才院长在致辞中说:“在硕果累累的金秋九月,我代表孔子学院对来参加我院孔子学院日活动的山西大学艺术团表示热烈的欢迎,相信他们的精彩节目一定会给大家带来一次难忘的艺术享受,我院今年的孔子学院日的各个活动都充满了中国文化元素,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帮助更多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天(9月21日)是吉尔吉斯的语言日,在此我也表示对节日的衷心祝贺,我们孔子学院的老师们也是吉尔吉斯斯坦语言的热爱着与学习者”。外方院长古丽扎特·伊萨玛托娃女士致辞,她对山西大学艺术团来孔子学院的巡演活动表示了感谢并预祝本次演出圆满成功。
演出开始前音乐厅里人气爆棚,座无虚席。

此次巡演盛宴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西民间舞蹈《扇花花开》中拉开了序幕,身穿山西本土服饰的演员,通过活泼灵巧、富有弹性的舞步配合飞舞多变的扇花展现了山西民间舞蹈的基本形式,整个舞蹈鲜活生动,别有情趣,韵律感十足,具有浓郁的山西地方特色,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武术《武韵》带来了刚柔并济的太极拳,其时快时慢,时强时弱的走步与动作,充分展现了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拳术而具有的内外兼修,缓慢却不失轻灵、刚强却辅以柔特别之处。
在琵琶独奏的节目中,表演者先是向大家展现了中国琵琶大曲《十面埋伏》,乐曲激烈,震撼人心,可以让人清楚地感受到当时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高昂的曲调中,传来的不仅仅是胜利者的欢快的号角,还有失败者非凡的气概。
新颖的是节目到此并没有结束,表演者随即又带来了琵琶版的《Sa Le吉尔吉斯斯坦当地的传统民族歌曲,随着琵琶声律的想起,竟引得全场本土学生的共鸣,学生们轻声跟着哼吟,有的还小声唱了起来。
歌曲《山西牧歌》和《故乡恋》则通过自然轻快的音乐、鲜活生动的舞姿和高昂动情的歌声表现出山西人民劳动、生活的场景。舞蹈《九儿》和《溜溜的康定》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包容宽广的多民族文化。舞蹈《逗鼓》和集书画、琵琶于一体的《春江花月夜》,从多角度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最后,舞蹈《千手观音》使整场演出达到高潮。舞者们身着靓丽而古典的服饰,通过优雅曼妙、美轮美奂的造型将敦煌石窟中的“千手观音”像呈现于舞台之上,表现了敦煌舞蹈特有的韵律与美感,吸引了大批观众在演出结束后与演员合影留念。

(舞蹈《千手观音》)
不少观众表示非常庆幸自己“不出国门,能如此近距离地欣赏中国高水平的文艺表演”,纷纷表示很喜欢中国文化,希望到中国去。

(琵琶与绘画表演《春江花月夜》)
此次山西大学艺术团赴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巡演专场演出活动,通过独具山西地方特色又兼具中国传统艺术风采的文艺表演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了中吉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加深了当地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推动了“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全体演员和嘉宾合影留念)
撰稿:孙立群 邹璇
摄影:孙立群 丁强 王双刘晓玲
供图:祁 燕 张援朝(华侨华人协会)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2018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