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孔子课堂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举办“2017年大学生学术研讨会”。来自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人文学院四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以及汉语教师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孔子课堂中方院长王琳女士作为执行主席主持了本次研讨会并致辞,人文学院汉语教师塔吉娅娜·扎娅洛娃、孔子课堂本土教师安东·图鲁什金、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婵娟女士及教师宿桂兰担任评委,孔子课堂中方教师担任学生的辅导老师。为激励选手努力学习汉语,激发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等兴趣的研究,研讨会设置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四个。
研讨会持续近四个小时,最终达莎·普嘎肴娃《中国门巴族丧葬习俗》、玛莎·乌戈洛瓦托娃《香港的水上人-蜑家人》等2名选手获得一等奖,芭琳娜·嘎鲁仕卡《太玄经和易经两部著作的分析》和萨沙·米海耶娃《美国和中国的软实力的差异》获得二等奖,维佳·扎伊茨娃《中国二十世纪初学校的爱国歌曲》、尹娜·坡库特涅娃《中国电影艺术中“文化大革命”的影像》、高沙·奥西坡夫《敦煌写本<茶酒论>》、娜斯佳·济敏娜《唐代墓室壁画:内容和配置》获得三等奖。获奖者中有半数以上学生曾以孔子学院奖学金身份在中国学习汉语。
整场研讨会学术气氛浓厚,学生们准备充分、锐意创新,用流利的汉语围绕着中国“政治与经济”“历史与哲学”“文学与艺术”和“语言与文化”四个主题做报告,视角独到、研究深刻,逻辑清晰、观点新颖,博得了评委称赞和表扬。该校人文学院的学生在大二就开始选题,经过充分准备,大三、大四围绕选题参加大学生学术研讨会,最终形成自己的毕业学术论文。
报告结束后由评委对本次报告进行点评。参赛大学生纷纷表示,大学生学术研讨会不仅有助于提高参研者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提升其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对大学生运用汉语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孔子课堂
2017年4月25日